《尽心 尽情 尽力 --纪念何冬保大师诞辰一百年周年》——转自《视文化》
日期:2017-07-13  作者: 来源:党政办(宣传统战部)  浏览量:27

老同学何治国从微信发来一段视频,这是一部纪录片,是关于他爸爸何冬保老师的一部人物片。何冬保老师是一位戏曲大家,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第一位刘海的扮演者,更是湖南花鼓戏重要的传承者之一。何大师虽已过逝,但今年是老人家诞辰一百年周年纪念,政府和民间都把这个日子作为了一个戏曲节日,以让湖南花鼓戏又迎来一个温故知新的热潮,于是也有了这部纪录片。

这部名为《湖南的刘海哥何冬保》是以儿子何治国为人物回忆主线,既有何冬保老师珍贵的视频、音频资料,也有恰到好处的情景再现,更有生动的人物访问,几者结合,水乳交融,我以为这不是业内专家且精通戏曲的话,不可为之。于是,我一口气看完这部作品后,马上给何治国同学回复“不错,精致”,这对于屡被同事戏为“从不讲好话”的我来讲说,这是恐怕是少有的评价,而且是由衷之言。且不料何治国同学给我的回复却有点意外,他说“这个片子是影视系几个年轻教师和学生拍的,能有现在这个效果,主要是他们倾注了情感。接受任务时,他们对何冬保一无所知,甚至一些摄制组的成员对戏曲就根本没有兴趣。但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接触,与众多釆访者的交流,艺术和艺术家的魅力感染了他们,他们陷入其中,难以自拔。他们不知不觉地熬了许多通宵,拍摄了许许多多素材。片子杀青后,他们不仅开始痴迷魅力无穷的湖南花鼓戏,而且一个个都俨然成了半个研究何冬保的专家,不论是何冬保的生平,还是他的艺术成就,一个个如数家珍,张口就来。”听到这个回复,我感慨不已,如果说这部关于何冬保大师的纪录片让我欣慰的话,何治国同学的这番回复更让我舒畅。

我出生一个湖南戏曲的“粉丝”家庭,外婆、妈妈、姨妈、舅舅都是花鼓戏、湘剧的“铁粉”。也是因为文革前老爸在市文化局当过几年科长,全家总是有机会去看到自己的“偶像”,我几岁的时侯就对花鼓戏何冬保、肖重奎等大师的名字熟得不能再熟,那时侯还不认识何治国同学呢。七十年代末,我来到电视台工作后,正踫上中国戏曲文化的复苏期,所幸参与的第一个大型节目就是湖南省艺校学生们表演的花鼓戏《谢瑶环》,更觉得自己的工作舞台能为湖南戏曲鼓与呼。往后走过来的几十年,也不记得自已做过多少关于戏曲的节目,每每参与其中时,总觉得自己或多或少没有愧对那些热爱戏曲的祖辈们。

因此,在何治国同学回复的启发之下,再想对我国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聊上几句,也算是建言与心得吧。

一、 戏曲传承要有现代文化教育支撑。

对于历史的传承,必须要有同等的学识,戏曲传承也是如此。中国的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有千年历史了,从当年的民俗文化,到今天己成为历史文化,从当年的民间杂艺,到今天已成为艺术学科;因此,今天的戏曲艺术,对接受者或欣赏者的文化要求与昔时不同了,其坚实的文化历史知识,良好的艺术欣赏姿态己是对戏曲传承的基础与保障。实践证明,越是文化意识浓烈的人群,越对戏曲的肯定越执着,如前不久76岁高龄的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陈爱珠老师荣获巴黎市政府授予的法国巴黎艺术终身成就奖,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戏曲传承要有现代传播环境支撑。

社会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无限的接触是先决条件。正如上面提到的这部纪录片的编导们,他们从不喜欢戏曲到喜欢戏曲,从不了解何冬保老师到了解何冬保老师,就是一个有力证实。而这种接触的发生,社会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因此,为了戏曲的传承,也是为了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社会与人民有个多元化、多样化、多量化的精神文化环境,我们的各级媒体、各类媒体都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文化的高度、文明的高度为戏曲创开一个天地,而且责无旁贷。

三、戏曲传承要有现代市场自信支撑。

据我所知,缺乏市场自信是目前戏曲界最大的误区之一。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无论是剧团还是剧场,“戏没人看”成为顽固意识,以至许多剧团被政府冠以“传承保护中心”的名称。但是,近年来我看到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异变,即一方面交响乐、话剧、芭蕾在逐渐复苏,一方面农村戏曲活动步步升温,使全民文化的结构得到大幅度改善。而且,连最被热宠的电视媒体也在悄然改变自已的基因,受人追捧的真人秀节目也败倒在诗词类、文学类节目之下,搞得一些娱乐台手忙脚乱。前不久,我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讲述一群农村皮影戏表演者,尽管他们只能在红白喜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尽管他们舞台前只有几个嬉乐的孩童,但他们仍在满头大汗且聚精会神的演出告诉我们,坚守和自信是艺术最大的原则,我相信他们的舞台一定会走向繁荣。

以上感想,虽零零乱乱,但是有感而发,我想我和何治国同学一样,趁何冬保大师诞辰一百年周年之际,以何冬保大师为榜样,想为中国戏曲、湖南戏曲的发展和繁荣,尽一份心、尽一份情、尽一份力。

(作者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